top of page
All Posts
搜尋


緩慢盛開的日子|(八)回歸純真的遊戲之道
(八)回歸純真的遊戲之道 在我們初抵台東, 紮下根基的那些歲月裡, 生活充滿了各種嘗試。 其中一項,是帶領孩子們的活動—— 從國小學童到舉辦幼兒背包客的體驗營, 那些時光如同未經打磨的寶石, 閃爍著意料之外的光芒。 透過這些與孩子共度的時光, 我學習到了非常多的事情, 當然,其中也包括清晰地意識到—— 自己並不適合帶領孩子。 光是要讓一群孩子集中精神聽你說話, 就不是件簡單的任務。 我真心佩服那些長年面對孩子的教育者, 因為孩子的活動與成人世界 有著天壤之別的距離。 面對成人,你不需要時刻緊盯, 活動中能有喘息的空間; 然而孩子不一樣, 他們需要龐大且不間斷的關注與能量回饋, 這使得整個過程幾乎沒有片刻停歇。 也正是在那段密集的帶領經驗中, 我漸漸意識到自己 對個人獨處空間的強烈需求。 然而,帶領孩子活動, 實際上收穫最多的總是自己; 獲得的不是技巧,也不是成就, 而是一種回到「純真」的提醒。 我是真心覺得,孩子們才是真正的老師。 我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了源源不絕的生命力量, 也不斷地被提醒: 原本的自己,究竟是什麼模樣?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場河谷徒步
11月4日


緩慢盛開的日子|(六)當恐懼襲來,學會與風暴共舞
(六)當恐懼襲來,學會與風暴共舞。 在東部生活,尤其在颱風季節, 與過去居住在西部時大相逕庭。 我們身處風暴首當其衝的位置, 大自然展現的不總是溫柔與美好。 來到台東不久, 我們便立即領教了大自然排山倒海的力量。 從未真正經歷過颱風登陸的威力, 也未曾意識生活靠近自然所需面對的挑戰。 總之,在2016年, 我們遭遇了強颱「尼伯特」的震撼教育。 2016年7月8日的凌晨三點多—— 我們被震耳欲聾的呼嘯聲驚醒, 隨即陷入一片黑暗——停電了。 身體瞬間緊繃、胸口發悶,被迫起身打坐。 強颱的頻率極度震撼, 那如鬼哭神嚎般的狂風洶湧來襲, 直撲身心! 強烈到我必須微張著嘴, 否則身體無法承受那股瘋狂的頻率波動。 恐懼與不安迅速在內在升起。 我嘗試不斷默念「我在、我在」, 試圖讓自己待在中心, 但強颱的頻率高到身體難以承受。 我與阿殷一同下到一樓靜坐, 或許因為有他在身邊,身體漸漸放鬆, 注意力才得以較多地停留在中心。 但挑戰才剛剛開始。 二樓傳來異樣的聲響, 我們上樓查看,發現房間窗戶已被吹破, 雨水開始瘋狂灌入。 此時正是颱風最強勁的時刻, 我們試圖用桌
11月4日


靜心冥想x療癒 |觀海僻靜|空間
🌊|觀海|空間始於 2020 年,
座落於台東都蘭的半山腰,
可遠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
由念華的母親——阿敏,
以她獨特的生命熱情引領與陪伴。
10月9日




生活即修行|台東靜心冥想:穿越恐慌與焦慮
過往在容易陷入恐慌、焦慮的階段,
我常常感到深深的挫敗。
越想不緊張,卻越是緊張;
越想放鬆,卻反而更難放鬆。
一次次把自己折磨得身心俱疲,
甚至瀕臨崩潰。
我清楚知道,改變習慣並不容易。
於是我開始尋找方法,
慢慢走出不安與躁動。
8月23日








台東僻靜|能活在當下才是真正快樂的人
在來到「觀海僻靜」之前,每年的我大概會特別安排一段時間,去參加禪七、內觀,但這兩年因為學業與工作,並不好安排假期。因此,觀海便成為可行且適合我的選擇。
8月17日




台東靜心之旅|活在當下
這次到森林靜修才體驗到「覺知」與「當下」的重要,本來要拿起手機查資料,
不注意就迷失在social media 幾個小時,放縱自己的大腦被商人強行餵食而不自知。
8月17日




🌊台東靜心冥想|觀海僻靜 |大自然·靜心·療癒
坐落於台東都蘭的海岸山脈之畔,
面朝無垠太平洋,背倚蒼翠群山,
是一處可以讓您慢下來,獨處、安歇,
回到內在的僻靜之地。
由已年屆七十,以生活為修行的阿敏溫柔陪伴,
在這片靜謐的土地上,
陪您展開一段與自己相遇的旅程。
8月10日


🌲台東靜心冥想|森林靜修 |大自然· 靜心·實修
位於台東都蘭山林深處的台東靜心冥想中心,這裡被樹木與鳥鳴環繞,是一處遠離塵囂、回歸本真的靜心之地。
由共同走在實修道路上的伴侶敬殷與念華,一同陪伴與服務。
8月9日


台東靜心冥想中心|關於我們
我在Zero靜修在台灣東海岸的山海之間,我們以簡單、純粹的生活方式,
實修靜心,與自然共處。讓每一位走入「我在」的旅人,回到那份無需言語的安定與清明。
8月6日


台東靜修中心|服務總覽與活動介紹
「我在 Zero 靜修中心」位於台東都蘭山海之間,是一個台東靜心冥想中心,提供森林靜修與觀海僻靜空間。以生活即修行為核心,結合冥想課程、自然手作與身心療癒,陪伴旅人回到當下、回到自然、回到自己。
8月5日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