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慢盛開的日子|(八)回歸純真的遊戲之道
- Devamani Li
- 11月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八)回歸純真的遊戲之道
在我們初抵台東,
紮下根基的那些歲月裡,
生活充滿了各種嘗試。
其中一項,是帶領孩子們的活動——
從國小學童到舉辦幼兒背包客的體驗營,
那些時光如同未經打磨的寶石,
閃爍著意料之外的光芒。
透過這些與孩子共度的時光,
我學習到了非常多的事情,
當然,其中也包括清晰地意識到——
自己並不適合帶領孩子。
光是要讓一群孩子集中精神聽你說話,
就不是件簡單的任務。
我真心佩服那些長年面對孩子的教育者,
因為孩子的活動與成人世界
有著天壤之別的距離。
面對成人,你不需要時刻緊盯,
活動中能有喘息的空間;
然而孩子不一樣,
他們需要龐大且不間斷的關注與能量回饋,
這使得整個過程幾乎沒有片刻停歇。
也正是在那段密集的帶領經驗中,
我漸漸意識到自己
對個人獨處空間的強烈需求。
然而,帶領孩子活動,
實際上收穫最多的總是自己;
獲得的不是技巧,也不是成就,
而是一種回到「純真」的提醒。
我是真心覺得,孩子們才是真正的老師。
我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了源源不絕的生命力量,
也不斷地被提醒:
原本的自己,究竟是什麼模樣?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場河谷徒步。
那天,我們進入溪谷,
從清晨一路走到天黑,
將近十個小時的涉水路程非常艱辛難行。
我因為將鞋子給了孩子穿,
自己赤腳殿後,走在佈滿碎石的溪床上,
腳底傳來的疼痛感,讓我深感煎熬,
只能落在隊伍的最後方。
因為當時的自己內在仍有許多的抗拒,
因此,當面臨事情不如預期時,
便容易因為無法接受,而更加的痛苦。
然而,正是那場對「痛」的極致體驗,
讓我從「孩子」老師身上,
獲得非常深刻的教導。
我望著身前
那個從頭到尾也都走在最後面的孩子。
他沒有一絲一毫的抱怨或是對抗,
即使走得艱辛,
卻也同時享受著這場冒險。
有時他遇到水坑,
會忍不住跳下去玩水,
發出笑聲,然後再繼續前行。
我一邊走,一邊在心裡向他學習:
原來,當我們遭遇困難時,
如果能放下內在的抗拒與抱怨,
我們甚至可以在最艱難的旅程中,
保有遊戲般的心情。
那場活動,我跟這位小老師學到了太多。
我在心底默默地對他說:
「謝謝你,我的老師。你教導了我:
要用遊戲的心情來面對生命的困境。」
因此,雖然帶孩子的活動常常筋疲力盡,
但那些時光總是充滿了感動。
被孩子們那股純粹、飽滿的能量所感染,
感覺自己重新被充滿。
我慶幸自己有此榮幸,
能經由帶領活動,
向孩子學習那種輕鬆自在的玩樂之道。
這一路,
生命中的挑戰與困難從未停歇;
然而,
祂也總會從各個方面送來教導與指引。
這些孩子,是我生命中最純粹的老師。
他們提醒我:
所謂的「求道」或「修習」,
並不是那些複雜玄奧的學問。
反而是一條回歸純真,
帶著遊戲般的輕盈,
重獲輕鬆自在的路。
(照片是當年帶領幼兒背包客的活動照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