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東禪修|大自然靜觀

  • 作家相片: Devamani Li
    Devamani Li
  • 8月1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8月19日

台東禪修觀大自然

台東禪修行


時隔半年

再度來到觀海僻靜

人生馬拉松當中

每跑一段路

就需要讓心停頓止息。


匆忙研所的生活

暑期充實的安排

雖然活得很精實

然而

似乎沒有好好一個片刻

純粹將時間留給自己

感受無事的安寧輕鬆。


此行僻靜

目的便是遠離外界

將心念純粹放在自己身上。


此趟隔絕了手機的使用

甚至也脫下手錶

不受時間的概念侷限

沒有混雜的資訊可以接收

身心頓時清明不少

也多了更多心力專注在感受

以及觀察環境的變化。


第一天下午來到觀海

只是單純的坐在戶外木椅

看著雲朵的搖曳

感受海風的吹拂

聆聽山林中的蟲鳴鳥叫

此刻的時光彷彿停滯

原已習慣匆忙的心頓時靜止下來

純粹感覺環境中的自己

是多麽的難得與美好。


平常的生活

總是安排著許多的事情

規劃著無止盡的待辦事項

潛移默化中

已經塑造出趕緊完成這件事情

再趕緊去做另外一件事情的慣性。


第一天晚餐中

覺察到自己求快的習性

湯匙盛了一口粥往嘴裡送

都還沒吃進肚子

就急著再盛第二口

好像吃完後要趕著做下一件事情

當一昧的快

便會錯失當下的覺知

漸漸地

我放慢腳步

重新練習好好吃飯

感受每一個當下的感官變化。


觀海中的大自然朋友

拉牙是印象深刻的一位

第一天準備盥洗時

發現拉牙朋友悠然地在浴室牆上

此刻突然感覺有些恐懼

(當下內在的想法是:我應該想辦法請它出去/還是用水把它沖出去/看看還有什麼工具)

但是後來生出一個想法⋯

它本來就是這個環境的一份子,

我為什麼要請它出去呢?

我到底在恐懼什麼?


後來我持續洗我的澡,

它持續安然的在它的位置安住,

彼此相安無事。


很多時候我們被自己的想像所影響

而生出許多的情緒與煩惱

然而當我們認出這只是想像

而非事實時

相信我們會過的更輕鬆自在一些

也能對於現況有如實的理解

並與之共存。


此行原先的我帶了一些規劃安排

希望好好練習打坐,

但是在這個放鬆環境中

累積的疲憊感被完全釋放

後來

我決定放掉這些原有規劃

純粹隨心 聽由當下的身心需求。


打坐、禪行、敲缽、吃飯、睡覺

洗澡、拉筋、放空、看海、聽聲音、

只是坐著


平常的生活

已經有太多安排規劃

當充斥安排規劃

又要怎麼放鬆感受自己呢?

此刻

我明白要隨順自己當下身心的需要

純粹去做好每一件事

但也不要急著做完。


二日下午原先想要靜坐

練習呼吸觀察

吃過飯後天空下起綿綿細雨

滴答雨聲在環境中此起彼落

我坐在沙發上聽雨

聞聞雨天中濕潤帶有大地的氣味

感受風吹進來的涼爽撫觸

漸漸在沙發上自然而然睡著了

順應當下去感受

原來沒有一定要做什麼

或非做什麼不可。


放晴後的傍晚時分

阿敏約我一同環山禪行

一路看看幽靜的山林

眺望廣闊太平洋

聽著阿敏分享著她豁達的人生觀

也讓我明白

許多的煩惱 都來自於「萬一」

當心出現許多的萬一

則會許多的焦慮 擔憂 患得患失

阿敏說她不曾擁有房子

也沒有充裕的資產

但我從她身上

看到純粹的無憂 快樂 自在

也看到她

是這麼的享受與安住在每個當下。


原來也是一種如實的喜悅

因為無

而對萬物不起執著

只是如其所是地

對當下保持接納與感受。


二日夜間靜心後

到戶外仰望遍滿群星的天空

內心覺得很是驚嘆

看著星空總覺得與宇宙有著深遠的連結

也意識到自己也是宇宙的一個小部分。


駐足凝望許久

卻不慎踩到一隻蝸牛

對它覺得非常的抱歉

次日一早

發現它已經被群蟻分食

生滅無常的自然法則正敘說著

我升起慚愧心

念了佛號

祝願蝸牛菩薩

得以遠離痛苦 獲得安詳

同時再度表達對它的歉意。


來到觀海

是一趟與自己的心靈旅途


在慢下來當中

照見自己的身心

觀察環境的變化

也覺照自己與環境萬物的關係與共存。


結束三天的僻靜之行

希望帶著這裡的靜、慢、覺知

來面對開學與實習的生活

感謝阿敏三天的關照與護念

感謝這個靜修空間

成就自己修行的一小片足跡。


祝願來到觀海的旅人

都能安住這裡的靜美

享受難得的歲月靜好。


🌊 |觀海僻靜|分享:Kaya Liao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