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東靜修|覺醒之道

  • 作家相片: Devamani Li
    Devamani Li
  • 8月1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8月19日

台東靜修覺醒之道

睽違五年,再次來到這片美麗的海岸──台東靜修中心。上一次拜訪阿殷與念華老師,是在五年前。當時的大地之母靜靜佇立在原始森林中,那座質樸又充滿靈性的小屋,是學習無常與臣服的絕佳場域。


回想當年,正是我生命中的重大轉折點──經歷了工作的轉換與摯愛之人的離世。幸而有老師們的慈悲教導,引領我穿越一次次情緒的風暴,安然度過最黑暗的時刻。


這幾年來,工作漸趨穩定,財務也逐步穩固,終於再次踏上這段旅程。欣喜的是,重逢的不只是兩位老師與可愛的寵物家人們,還有那份更寬敞舒適、更適合靜心禪修的環境。


環境的轉變,也彷彿映照著內在心境的開展。如今,老師們的指引更加直指核心,破除小我的虛妄,帶領我們內觀真我自性。


阿殷老師所帶領的靜心,對我而言如當頭棒喝。雖然我多年來接觸各種身心靈法門與開悟導師的教導,自認具備辨識善知識的能力,但這些年不斷追尋,累積了許多修行的知識與概念,卻始終難以超越環境波動對身心的牽動。種種「有為法」雖能調伏身心,帶來片刻寧靜,最終還是得回到現實生活的當下。


所有法門與工具,其實都是為了指引我們回歸這個當下的真實,而終究都要學會放下。既然修行是真實之道,何不當下就選擇最直接的路?


念華老師以具體而實用的方法,帶領我們親身覺察小我的伎倆。我才驚覺,原來小我宛如一位編劇大師,每隔幾分鐘便拉我離開當下,透過過去的記憶或對未來的幻想,編織出一齣齣光怪陸離的劇情。當我們缺乏覺察時,便輕易陷入其中,甚至引發情緒波動。而最直接的對治方法,就是離開念頭、回到當下,靜靜聆聽此刻正在發生什麼。


這看似簡單的提醒,在實修中卻殊不容易。尤其在手機普及的時代,邊吃飯邊滑手機早已成常態,零碎時光被資訊與短影音佔據,總是滑到精疲力盡才願放下。


回到台北,重新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才是真正的實修起點。我將時時提醒自己──念頭只是想像,並非真實;我要關注當下,聆聽此刻所發生的一切,不斷參問:「是誰在看?是誰在聽?」願這趟旅程成為一個嶄新的開始,空出更多時間臨在當下,早日親證智者所說的智慧。


非常感恩修行路上有兩位老師的陪伴。


你們用最簡樸、最真誠的方式活出真實,在這紛亂的時代中顯得格外珍貴。雖然物質上未必富足,但你們所擁有的平安與喜悅,卻是許多人求而不得的珍寶。


我還會再回來,也誠摯邀請有心修行的朋友前來體驗,一同踏上覺醒之道。🙏


🌿|森林靜修|分享:曾奕融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