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緩慢盛開的日子|(十二)工作靜心的磨練:紮根與實踐

  • 作家相片: Devamani Li
    Devamani Li
  • 6天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工作靜心的夥伴們

(十二)工作靜心的磨練:紮根與實踐


通過大地的入學考之後,接著經歷「學徒期」的磨練—— 學習如何與這片土地共存、共生。


這片名為「大地之母」的土地,不只是我們棲身的地方,更像一座活生生的修行道場。


屋舍老舊、環境原始、物資有限,每一個細節都需要親手處理。我們很快就發現,想在大自然裡安居,遠比想像中更具挑戰。除了浪漫與詩意,還需要強健的身體與修繕的技術,因為生活裡的大小問題,往往都得靠自己摸索、自己解決。


那幾位得力的「工作靜心」夥伴,陪伴我們走過了從搬家、大整理、到水源難題的艱辛初期。他們不僅是幫手,更是與我們並肩面對現實挑戰的戰友,與我們建立了革命般的情誼。


我們曾共同創建排水系統,確保雨水能順利流走。同時也修剪房子周圍盤根錯節的大樹,為安全和採光開路。這些工作極度耗費體力,需要的不只是蠻力,更是一種對工具和環境的理解與默契。


我們的生活節奏也漸漸地穩定下來:清晨以靜心開啟一天——呼吸、禪行、靜坐;上午專注於勞動,午後休息、洗滌,傍晚再度回到靜坐與唱誦之中。


夜裡,我們有時圍著火光談心,有時仰望滿天星斗,感受大地的呼吸與夜晚的脈動。


每一次的「工作靜心」都像是一場身心並行的淬鍊——勞動讓身體歸於扎實,靜心讓意識歸於平靜。我們不再只是修屋,而是在修心;不只是整地,而是在整頓自己內在的雜亂。


它不僅鍛鍊了我們的身體,更重要的是,培養我們面對現實與困難的韌性。


慢慢地,我們學會了許多從未想過的技能:如何修水管、修樹、如何使用工具,如何觀察天氣與風向。而更深的學習,是如何在疲倦與挫折中,仍能堅持與保持覺知。


回望那段歲月,我們從不知所措的學徒,逐漸成為懂得傾聽大地的修行者。而這片土地,也在靜默中,教會我們以最真實的方式生活。


大地之母的教導清晰而深刻:修行,並非遠離塵世,而是願意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信任、臣服。當我們終於能自在地生活於此,也才明白——這一切的磨練,正是她慈悲的教導。


大地,是我們的道場;

自然,是我們的師父;

一切所見,皆是修行。🙏


《照片是當時參與工作靜心的夥伴們》 😇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