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和不舒服待在一起

  • 作家相片: Devamani Li
    Devamani Li
  • 8月1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ree

第一次去清邁內觀禪修時,我被分配到的是一間沒有窗戶的房間,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尤其是看到其他禪修者的房間都有窗戶,可想而知那頭腦會有多麼地吵雜…。


依照過去的模式,我一定會立刻去反應,替自己爭取應得的權力,然而在那當下,內在有個聲音微微地說著:這次,要不要試試看,什麼都不做,看看會發生什麼?


一直以來,我不能忍受不舒服的感覺,總希望事情能按照我所想要的進行,而這正是導致自己那麼容易緊張的原因,因此在心裡默默地下了決心,這次要把握機會好好的把這個不舒服看清楚。


然而,他確實不是那麼容易啊!尤其是看見其他禪修者的房間有陽光從窗戶灑進來時,頭腦就會不斷地叫囂著:為什麼他們的房間有窗戶,而我卻沒有!?


正是這個“為什麼”帶來極為不舒服的感受!


我努力的堅持著什麼都不做,

就只是「看著」念頭是如何激起感受的波動,

「看著」內在的風起雲湧…


而所有的感受真的是來來又去去的,有時覺得其實也沒關係啊,或許這就是給我學習接受的機會;有時頭腦裡的對抗卻又會帶來非常緊繃的感受,就是這樣不斷地變來變去、起起伏伏的;然而那個「看」卻始終在那,看著念頭和感受的戲碼,一會兒開心、一會兒不開心…。


漸漸地,那個「看」不再在乎他所感知到的現象,因為他發現不管他感知到什麼,都是不斷變化的,不舒服不會一直停留,舒服也是一會就又改變了,所以他逐漸地對這一切不斷在來去和變化的念頭、感受不在乎了。


就在那個放掉希望事情應該怎樣才好的片刻,外境卻突然發生了轉變;一天午後,房間的水不知何故忽然停了,而且就只有我的房間沒有水,於是我就被安排換了房間,換到一間有陽光從窗戶灑進來的房間,外境自然而然地轉場了。:)


每當我又再次經過那間沒有窗戶的房間時,總是會從內在向他頂禮,那個房間是我的老師,他教導我與不舒服待在一起,教導我如何「觀」,使我看見,一切的感受都是會來去和變化的,從這當中,接受發生了、如是發生了、超越發生了…。


這一課非常寶貴呀!和不舒服待在一起,持續的回到「觀」,像看電影般觀看頭腦的戲碼,保持耐心,漸漸地,那對頭腦的認同會自行的鬆開來,這就是那間沒有窗戶的房間所帶給我的教導。🙏


— 這是2018年的舊文了,其實「沒有窗戶的房間」也可以改成沒有錢、害怕孤單、身體不舒服⋯等等,任何引發內在抗拒感受的外境,解法都是一樣的,就是回到純粹的覺察。☺️



Comments


bottom of page